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有醫生發現,有些病人右心室心肌嚴重受損,但依然可以維持穩定的肺血流,而且肺動脈的壓力完全正常。
后來,有人意識到,也許不需要右心室血泵的作用,高壓的腔靜脈可以自行把血液送入壓力更低的肺動脈。
1958年,William Wallace Lumpkin Glenn以他發明的辦法給一個罹患三尖瓣閉鎖的孩子做了手術,將他的上腔靜脈從心臟上切下來,和右肺動脈直接連接,并且結扎連接處的近心端,使得上腔靜脈血液直接進入右肺動脈,而下腔靜脈血液則按照之前的路徑進入左肺動脈,從而提供一個穩定且符合正常生理的肺血流來源,并且完全繞過了整個右心,從而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