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雞已經被馴化了一萬年,在人工養殖下,家雞已經與原雞有著許多不同之處了。
首先是母雞的變化。在野生環境下,原雞有著固定的發情期,每年的2-5月份是原雞的發情期,對于母雞來說,只有在發情期它們才會排卵(下蛋),而在人工飼養下的母雞已經具備了天天產蛋的能力。這是人定向培育的結果。除了產蛋外,雌性家雞要比雌性原雞大一些,當然與之相反的是家雞的飛行能力已經遠不如原雞,在野外,原雞輕松一飛就是上百米。
其次是公雞。雄性的家雞和原雞除了體型、飛行能力等方面不同以外,最大的區別在于外觀,雄性原雞的羽毛顏色亮麗,而且它的尾羽比較的長,在自然界中,這是雄性原雞吸引異性的“法寶”。
除了以上這些明顯的區別外,家雞在我國的南北方都有飼養,也就是全國性分布,而原雞則不同,它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以云南、廣東、海南等地為主,并且數量較為稀少。
值得一提的是,原雞并不是野雞,因為原雞是雞形目雉科原雞屬下的鳥類,而野雞學名雉雞,它是雉科雉屬下的鳥類,不要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