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有一定的飛翔能力,貌似能在野外生存
想在在野外生存,雞得有一定的飛翔本領。土雞其實是有飛翔能力的。小時候我們幾個發小一塊去上學,在溝邊看到幾只家養的鴨子,都不是太肥的那種。
有一個小伙伴突然猛跑嚇那幾只鴨子,幾只鴨子拍打翅膀往前跑幾步竟然飛了起來,有一只飛在空中繞一圈落在旁邊的墻頭上。
我們幾個小伙伴驚呼:“大雁大雁。”非常激動,因為從來沒近距離接觸過大雁,可是課本上又經常有大雁的故事和圖片,我們對大雁很感興趣,就把鴨子當大雁趕,就是為了看它們飛翔,給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一點樂趣。
平時看到鴨子、鵝、雞,趁著沒人的時候,我們這群熊孩子總會猛追一下,嚇得它們慌不擇路,飛上天空。我們在下邊驚呼感嘆:“好厲害,好厲害。”
有次從前街攆嚇一只大白鵝,大白鵝飛奔著滑翔而起,從前街飛到后街,飛行距離兩百多米,飛行高度超過樹梢。要是你們小時候沒這么皮過,肯定不敢相信大白鵝還能飛幾百米遠吧。
攆雞讓它們飛這更是經常干的事,因為一只土雞也就兩三斤,比鴨子和鵝都要麻利,飛起來更容易,甚至不需要助跑就能飛起來。我們村里大部分家庭都會養幾只雞,所以小時候把雞攆得飛起來是最常干的事。
最后我們消停了,因為有次實在找不到可以攆飛的合適家禽了。在路邊看到一只大肥公雞,公雞胖得都拽不動了。可是我們小孩子為了玩,沒想那么多。沖著那只肥雞猛地一攆,嚇得它趕緊撲棱著翅膀想飛走,結果把腿給崴斷了。
好巧不巧,公雞家的主人出來了,剛好逮住我們這群熊孩子,直接告給家長們。家長一審問,有個發小把之前我們干的壞事都招供了。每人挨了一頓打,從此放棄了對飛行動力學的研究。
血的教訓加皮鞭下的領悟,我深深記住了幾個數據。土雞拼命飛起來的高度可以超過二十米,距離可以達到數百米。普遍是高度四五米,距離三四十米。太肥的土雞飛不起來,容易弄斷肢體。
土雞在野外天敵太多
有一定飛行能力的土雞是不是可以在山上獨立生存呢?其實還是辦不到的,因為它們有幾個天敵,是自己對付不了的。
1.頭號敵人就是黃鼠狼。
這家伙體長也就二十五公分左右,通體黃色,少數活得久的,頭部和后背會有部分黑毛。這是鼬科動物,別看體型不大,個個都是動物中的戰斗機。
非洲有平頭哥硬剛獅子花豹,美洲有水獺吃鱷魚。黃鼠狼沒有平頭哥和水獺厲害,對付比自己大兩三倍的家貓和大十多倍的家犬,它們都不逞多讓。我還見過一只黃鼠狼把比自己大兩三倍的猴子都獵捕了。
我們家里養雞,平時它們都臥在屋檐下。有幾天我們那里鬧黃鼠狼,七八只老母雞不敢呆在地上了,都往大棗樹上飛,每次都有兩三只飛不上去。
我媽就把一根長三米的木梁靠在棗樹上,這樣所有的母雞都能借著木梁飛到三米高的棗樹杈上。晚上黃鼠狼就拿我家母雞沒辦法了。
我看老媽把木梁立得太陡峭了,母雞爬得辛苦,我就幫忙換了根更長的木梁,這樣沒那么陡峭了。沒想到母雞不辛苦了,黃鼠狼也可以爬上去了,當天晚上就丟了一只母雞。
我們街坊鄰居,幾乎每家都被黃鼠狼偷走過土雞,想了各種辦法對付黃鼠狼。有次我爺爺養的大黑狗,大白天在院子里看到黃鼠狼,黑子去追黃鼠狼,看它要鉆下水道逃跑,去咬黃鼠狼的屁股。
黃鼠狼放了個屁,把我家黑子熏出病了,臥在狗窩里,幾天不吃東西,差點沒扛過來。一只三四十斤的大黑狗都差點頂不住黃鼠狼一屁之威,更不用說土雞了。
我姥姥家土雞大晚上亂叫,表哥知道是黃鼠狼來了,趕緊起來去看。打開堂屋門,黃鼠狼就跑了,有只母雞倒在地上死了,身上沒有任何傷口,姥姥說是被黃鼠狼的臭屁暈死了。
在野外土雞要是遇到黃鼠狼是無解的,尤其是野外有草木做掩護,黃鼠狼躲起來打伏擊,不知道有多少土雞要倒在黃鼠狼的嘴下。
尤其是晚上土雞只要不能飛到樹上,基本上都難以逃脫黃鼠狼的獵捕。就是能飛到樹上過夜,基本上也無法繁殖小雞仔了,小雞仔又不會飛,更是無路可逃的。
2.山林中的蒼鷹也是土雞的天敵
就算有一部分土雞飛行能力很好,躲過了黃鼠狼的獵捕,它們也難以生存下去,還有蒼鷹的虎視眈眈呢。蒼鷹是中型猛禽,體重二斤左右,飛行技能很強,是少有的林中猛禽。
我二爺爺在院里坐著曬暖,二奶奶在納鞋底,院子里有一只老母雞領著一群小雞仔在啄食吃,一只蒼鷹突然從空中飛下來把老母雞抓走了,留下一臉懵的二爺爺和一群嚇壞了的小雞仔。
小時候我們那都沒有院墻,房子也小。平時家里養的雞喜歡滿地跑,叫走地雞。平時最怕的就是天上的老鷹突然下來抓雞,不厲害的老鷹喜歡抓小雞,厲害的老鷹把大母雞都能抓走。
3.蛇也是土雞的天敵
我在山上養雞那會,最討厭的就是蛇。那種比較大的蛇,喜歡偷雞蛋吃。把雞蛋整個吞到肚子里,然后在肚子里把雞蛋摔破,再吐出來就剩個雞蛋殼了。
更多的蛇是直接把小雞仔纏住,幾分鐘小雞仔就窒息了,然后整個吞下肚去。母雞不管還好,要是去斗比較大的蛇,連老母雞都得被蛇纏死。
4.人會抓野化的土雞
其實最影響土雞在山上野化生存的不是野生動物,而是人。
野雞可以飛兩三百米,可以飛幾十米高。就算有些土雞飛不了這么高這么遠,也不差不了太多。土雞就算沒野雞野外生存能力強,總是能活下來一部分的。
野雞前些年被打得快消失了,這幾年保護得好,很多地方野雞又恢復以前的繁榮了,經常在野外出沒。
土雞就算野化了,它還是土雞,并不受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野雞比土雞野外生存能力強,沒有法律保護,它們也很難生存延續,更不用說土雞了。
十幾年前我在桐柏山包山頭養土雞,跑到附近山上不回來的土雞起碼有幾百只。轉行做別的了,不再包山頭了。好多老鄉都在山上發現過我們養雞場跑的土雞。還見過有母雞帶著一二十只小雞仔在野外活動。
后來姑父說土雞在野外活不下去,以前是我們在那里養雞,就算跑出去的土雞也可以在附近活動,有危險時往養雞場附近跑,野生動物怕人,這也算對野化土雞的間接保護了。這邊養雞場沒了,周邊的野雞也活不下去的。
事實就是這樣的,開始幾年好多村民都說在山上打到了野化的土雞,還撿過土雞蛋。更有甚者,有個附近的居民看到土雞帶著小雞仔在山上跑,直接抓回去養在自己家里了。
幾年后附近的村民沒人再說山上可以看到土雞了。我和幾個朋友有次到之前的養雞場附近釣魚,去山上轉悠一圈,除了已經快腐爛的土雞毛,一只土雞的影子都看不到了,連雞糞都沒看到一坨。野化的土雞都沒了。
總結一下:土雞相對于野雞來說,野外生存能力已經低了很多。在天敵黃鼠狼、蒼鷹、蛇等動物的擠壓下,已經沒有多少生存空間了,加上土雞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保護,人都能把野化的土雞抓絕的。所以在荒野中放100只土雞,最后只能看到土雞毛,雞已經被野生動物和人抓走吃掉了。土雞都不行,別的沒有土雞靈活麻利的雞更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