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幼師自述:
我是2005年開始接觸學前教育,大學畢業沒幾年,就趕上了學前大火,大約從2010年,那時候爆出來很多新聞:家長凌晨三四點去幼兒園門口排隊報名、幼兒園名額一位難求……那幾年,誰讀了學前教育,那一入學,就相當于就了業,這專業就業率一直100%,只要你想干,就肯定有幼兒園要你~
再后來,國家大力擴建改建幼兒園,慢慢的好了一些,然后……開放了二胎!2016、2017那兩年的婦產科,人滿為患,尤其是我所在的人口大省——山東,人口形勢一片欣欣向榮~
從什么時候開始改變的呢,好像是2021年,當時領導給我說出生率斷崖式下跌的時候,我還以為他在開玩笑:怎么可能,即使沒有了二胎,生一胎的人也不應該那么少啊,然后是2022、2023……越來越少……
我們這些學前教育的老師都坐不住了,尤其是領導層,畢竟孩子少了,需要的老師少了,我們這些學前教育專業的老師,就沒用了……
近兩年,不少高職院校的專業直接被“砍”了,比如某學院開辦了11年的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在2024年被正是撤銷,該學員近五年共撤銷了8個專業……未來,學前教育專業會被撤銷嗎?未來的出路在哪里?
窮則思變,我國的學前教育已經野蠻生長了十幾年,十幾年間的量很大,但質……參差不齊。比如《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規定,小班每班人數為25人,但現在有很多幼兒園小班是35人,甚至在十年前我見過一個小班有50人,以前是為了教育公平,只能舍棄質保量,現在是不是可以將班額縮小,將教育質量提升一下?
近期在做幼兒園的調研,目前調研了20所幼兒園,其中有兩所幼兒園,配備的教師數量都不夠,正常一個班至少三個人,兩個老師一個保育員,或者三個老師輪流當保育員,而那兩所幼兒園,一個班級只有兩名教師,這樣的教育質量,如何保證?
所以,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老師,在此呼吁:現在孩子少了,有條件了,提升一下咱們幼兒園教育的質量吧~
作為家長,我也更希望看到孩子變少,畢竟孩子少了,老師能多看我家孩子兩眼,照顧的多一些。
所以,大趨勢肯定是不好的,但落到每個人的個人利益上,可能也算是件壞事~
關于有人提出的費用問題,肯定是更關乎家長個人利益的問題~國家對于園所的撥款是很多的,拋開公立園不談,現在有很多的民辦普惠幼兒園,以我女兒上的幼兒園為例,沒轉普惠之前,保費1100/月,轉普惠后,600/月,轉普惠就是國家給了一部分錢,這部分錢,是按幼兒園中幼兒的數量給的,即一個孩子每個月國家給多少錢。所以,孩子少了后,國家的負擔是變輕了,基本不會出現漲費用的情況,如果孩子變多了,國家負擔變重,可能轉嫁到家長身上一些,現在國家負擔變輕了,更不可能轉嫁到家長身上了。孩子享受的撥款呢,更不可能變少,可能還會更多~
國家撥款不變或者變多的情況下,幼兒園會不會漲價呢?如果沒有撥款的純民辦幼兒園,說實話現在面臨很大的挑戰,已經關了很多了,他們很想漲價,但漲價的后果是……孩子去了別人家幼兒園,畢竟現在學位多,孩子少,誰也不是分非你園不上,誰敢漲價?從市場規律來說,當供大于求的時候,供只會提升質量或者降價,否則就是死路~
有人猜測,國家是想把幼兒園教育收回來,全變成公辦或民辦普惠,甚至以后變成義務教育都有可能,教育,國家是不會放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