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講預售制就是用今天的房價,買多年后的房子。
房子沒住上呢,錢先給了。
這事的由來跟李超人那個時代的香港有關,因為土地稀缺再疊加當年沒回歸下的各種權利制衡,才出現了不止預售制這么一個禍根,還有土地出讓金。
而預售制能夠運行的本質是:信用體系和商人們的契約精神外加有利可圖。
如今咱就別只遮著一羞,說爛尾這事了。
當年拍地的時候也沒見地方說要便宜賣,收了錢也約束住承包商的人品,或者說您的監管雖然來了,咋總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孩子都涼了,大夫才來。
所以有的時候,別總拉幾個炒房和民眾擺上窮富對立斗來斗去,咱自己其實也摘不干凈。
取消預售制最重要的,其實還不是因為爛尾,而是未來方向的轉變。
供需可以從新房端口拿捏的基本要素在于需求大于供應,結合昨天的回答,住建部說要把控好供需,因城、因人施測。
有需求再批地,主打一個服務器GM繼續監控玩家數據,但現在的情況比較明牌。
只能等市場出清,原理很簡單新房你可以設置門檻來攔住供應量拿捏需求端的焦慮
但二手房目前的存量有多大呢? 北京這個版本答案仍然在14萬套左右,這里還不加法拍數據。
所以爛尾未來肯定不會發生了,因為壓根就沒人買了,咱哥們這人品敗到家,沒人理你了,你才想起來自己這腳有多臭。。
最后說一下地產未來的預判:之前總說核心地產比較穩固,當然這里說的不只是地段。
你就記住這幾個指標:
1、樓新、地段佳
2、銀行愿意給你7折抵押,不抽貸
未來那些地方可以買?
等筍盤出來的豪宅和能抵押7成左右的次新房,目的只有一個,為自己的公司增加信用抵押物,未來10債也就是市場利率基本還會在下行區間徘徊個10年左右
而它的隱含就是經濟增長的速度,經濟不好,用錢成本下降,利用信用抵押物增加可利用資本,要么跨境吃利差匯差的套利交易,要么做久期債券端的套利
看好這里說的都是合理合法的,畢竟連銀行都知道錢是我的商品,只要有利差,我的買賣就成立,所以問題來了!
您啥時候準備用用銀行的思維邏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