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看起來挺嚇人的,但是,被扣了保證金的開發商可以告,銀行也可以告,告的結果就是要“現金償還尾款”,原本拉長到十幾二十幾年的還款,一下子壓縮到一次性還清。
然后還有違約金、律師費、滯納金各種。
到了具體實操環節,業主群里信誓旦旦要維權要斷供的,到真刀真槍要開干的時候,能有1/10就不錯了。
剩下這1/10,開發商隨便告一告嚇唬嚇唬,就有人繼續還款了。
現房本就不受備案價的限制。
開發商完全可以按照備案價給到中介,再由中介以二手房名義降價賣給購房者。
無論是招商還是華潤,都有自己的中介團隊。
因此,只要是現房了,老業主是管不了真實的銷售價格的。
這些業主估計鬧了也是白鬧。
這段時間,深圳新房交付鬧事的特別多。
大部分都是2020-2021年購房的業主。
當時的深圳,正因為全國最高房價而苦惱。
但見識過當時火熱樓市的我,只能說:周瑜打黃蓋,認賭服輸啊。
2021年,所有的新房我都沒有看房資格。
只有銀行賬戶凍結了100萬以上資金,才能看房。
當時有多榮耀,現在可能就有多悲催。
年前,我家區域新貴樓盤交付入伙了。
起價上千萬的豪宅,不出意外,入伙當日,被業主組隊抗議。
理由無外是大門不好看,裝修質量差。
但大家其實心里都知道:是因為區域樓市價格跌了30%。
這樣的場景,幾乎在今年所有入伙的新樓盤,都能看到。
最終結果是矛盾升級,警察出面,抓了幾個人,然后消停了。
其實他們也知道,只要不違反合同,鬧事沒有太大的作用。
和30%的跌幅相比,開發商沒有什么可以彌補的措施。
退房是想都別想了。
深圳這么多年,類似的場景見怪不怪了。
斷供損失的肯定是自己,個人是無限責任的,輕易別嘗試。
到時候樓被銀行低價拍賣,你還欠一屁股債,那就得不償失了。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啊。
深圳坪山區是一個新區,原來屬于龍崗。
從市中心去坪山開車,不擁堵的情況下可能要40分鐘以上。
此位置靠近惠州,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常去這里出差。
這里能夠成為獨立的一個新區,要感謝核心企業-比亞迪。
但整體來說,規劃還不錯,就是偏遠了點。
4萬的均價是的確夠嗆,但2萬多的折后價,倒還算是合理。
估計這一波下來,開發商應該是賺足了眼球。
后面的尾盤估計賣的會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