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正式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ERP),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提出的一項旨在幫助歐洲戰后重建的經濟援助計劃。該計劃由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于1947年提出,并在1948年至1952年間實施。馬歇爾計劃的成功可以歸因于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大規模資金援助:美國提供了大約130億美元(按照當時的貨幣價值,相當于今天的超過100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幫助歐洲國家重建戰后破壞的基礎設施,恢復農業和工業生產。
經濟穩定與增長:援助資金幫助歐洲國家購買原材料、食品、燃料和機械,促進了工業和農業的快速恢復,提高了生產力,從而帶動了經濟增長。
政治穩定:通過經濟援助,馬歇爾計劃增強了西歐國家的政治穩定,阻止了共產主義勢力的擴張,尤其是在希臘和土耳其等關鍵國家。
歐洲一體化:馬歇爾計劃鼓勵受援國之間的合作,為后來的歐洲一體化奠定了基礎。這種合作最終導致了歐洲經濟共同體(EEC)和后來的歐盟(EU)的成立。
市場擴大:隨著歐洲經濟的復蘇,美國企業也獲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場,這有助于美國經濟的增長,形成了互利共贏的局面。
技術和管理知識的轉移:馬歇爾計劃不僅僅提供了資金,還包括了技術和管理知識的轉移,幫助歐洲企業和工人提高了效率和生產力。
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對于戰后歐洲的快速復興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它不僅幫助了歐洲國家重建和發展經濟,還促進了跨大西洋的政治和經濟合作,對冷戰期間的國際關系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