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父,古代稱父親的兄弟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其中仲父是排行第二的叔父。另外,在歷史上,“仲父”也用來尊稱皇帝的重臣,最著名的當(dāng)屬秦朝時呂不韋被秦始皇尊稱為“仲父”。
在先秦時期,尤其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內(nèi)的重要大臣,由于其對國君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和實際權(quán)力,有時會被國君尊稱為“仲父”,表達對其能力和地位的極高肯定與尊重,如上文提到的呂不韋,以及齊桓公時期的管仲等。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在血緣上是國君的二叔,而是一種尊稱或者權(quán)臣的一種特殊地位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