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和朝鮮的沖突導火索主要有以下幾點:
邊境糾紛:女真族(后建立為滿洲國,即清朝前身)與朝鮮在邊境地區存在領土爭端。兩國邊界線長期不明確,導致邊民越界、資源爭奪等問題頻發。
朝貢關系的變化:在明朝時期,朝鮮作為明朝的藩屬國,對包括女真在內的北方民族有一定的制約作用。然而隨著建州女真的崛起以及后金(清朝前身)政權的建立,女真要求朝鮮斷絕與明朝的關系,并向其朝貢,這引發了朝鮮的不滿與抵制。
助明抗金:明朝末年,后金(清朝)勢力逐漸強大并開始與明朝交戰,朝鮮出于對明朝的忠誠以及對女真擴張的擔憂,曾多次派兵支援明朝對抗后金,加劇了與女真的矛盾。
其中最直接的導火索是朝鮮在明清交替之際扣留了清廷派往朝鮮要求其斷絕與明朝關系的使節,以及朝鮮對清軍的軍事挑釁,這最終導致了皇太極時期的后金(清朝)出兵攻打朝鮮,史稱“丙子胡亂”或“丁丑虜亂”。在清軍的重壓之下,朝鮮被迫簽訂城下之盟,確立了與清朝的宗藩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