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這個術語通常是被誤用的,它并不是一個精確的或專業的精神疾病診斷。在精神疾病領域,可能與人格分裂概念相近的疾病有兩種: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和分裂型人格障礙(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解離性身份障礙(DID),歷史上稱為多重人格障礙,是一種以持續性的身份分裂和解離為特征的心理疾病。患者可能會表現出兩個或更多不同的人格狀態,每個人格狀態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感覺和行為方式。這些不同的人格可能對同一個人的行為和態度有不同的影響。
分裂型人格障礙(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種人格障礙,患者表現出奇怪的行為和思考方式,這些行為和思考方式與現實脫節。這些個體可能會有異常的信仰和行為,以及對人際關系的不適應。它與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有關聯,但它們是兩個不同的診斷。
至于遺傳傾向,研究表明這些障礙可能具有遺傳成分,但遺傳并不是唯一的因素。環境、個人經歷和其他非遺傳因素也在疾病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解離性身份障礙(DID)常常與早年嚴重創傷和濫用經歷有關。
患有這些障礙的個體的親屬確實有更高的風險發展類似的問題,這表明遺傳可能是一個風險因素。然而,遺傳傾向的強度因人而異,并且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盡管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并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會遺傳,而且即使有遺傳傾向,也不意味著一定會發展成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