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模擬評稅試一試
稅務機關實行納稅評估,企業應該按稅務機關的評稅方法自行評估,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做好應對準備。下面以增值稅為例說明稅務機關對增值稅從四個方面進行評估。稅負率: 將稅負率與預警值對比增加值稅負率 : 用( 工資+利潤 + 折舊+ 稅金 )*增值稅稅率,將得到的結果與企業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對比,以發現是否少繳增值稅。
進項控制額: 企業進項最大抵扣額 =( 銷售成本 +存貨本年增加應付本年減少 )*主要進貨的稅率 + 運費*7%,如果企業抵扣大于上述值,暗示可能進項有問題投入產出率 : 用投入原料除以材料消耗定額,測算處可以生產的成品,對算出企業收入,并與報表對比。企業運用以上指標分析,如果發現異常,就應及時分析原因。
(二)存款少可遲繳稅
企業申報以后就應該及時繳稅 ,但如果由于存款少可以申請遲繳存款少到什么情況可以遲繳稅 ? 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足以支付當期工資,或者支付工資以后不足以支付應交稅金注意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包括企業不能支付的公積金存款,國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項專用存款。當期工資是企業根據工資制度計算出的應付工資如果出現以上情況,企業應及時申請,辦理延期繳納稅款的手續。
(三)沒有生意也申報
企業納稅申報是一項義務,不論企業是否有稅要交。企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稅款要繳納,例如企業處于籌建期間;企業處于免稅期間;企業處于清算期間;清算還沒有結束;企業由于經營不理想,沒有納稅收入或者收益。這些情況下,企業可能沒有稅款要繳納,但都要按時納稅申報,沒有應納稅稅款的申報就是所謂的零申報。零申報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一項簡單的手續,如果不辦理,稅務機關可以每次處以罰款 2000 元。
( 四)視同銷售莫亂套
視同銷售就是實際不是銷售也要按銷售納稅,沒有銷售也納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應該視同銷售也納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應該視同銷售不繳稅是違規,不應該視同銷售也當成銷售就會繳冤枉稅,
有一家酒店,老總平時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內部簽招待費,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幾單,一年累計起來有十多萬。會計師事務所來審計,要求將這十多萬視同銷售,繳納營業稅在營業稅法規里,沒有在自家酒店吃飯消費要視同銷售繳營業稅的規定。企業依從會計師事務所的謬論,又會多繳冤枉稅了。視同銷售千萬別亂用。
(五)看損耗是正常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各種損耗,投進的原料一部分損耗了,一部分形成產品。在增值稅里,正常損耗的進項可以抵扣,非正常損失的進項不能抵扣,要轉出。因此,正常劃分正常損耗和非正常損耗對企業納稅非常重要。一家化工廠,因為天氣炎熱,原料揮發了一部分,盤點造成損失稅務管理員認為是自然災害造成,屬于非正常損失。這也是一宗冤案。天氣炎熱還沒有達到自然災害的程度,怎么能說是非正常損失 ? 對稅務規定不熟悉的人又會付出代價。
(六)失控發票是毒藥
經常有人打電話、發傳真、發郵件來推銷發票: 本公司尚余少量發票可以對外提供,手續費優惠。說到底,正常經營的公司怎么會有少量發票剩余 ?不過還是有人喜歡找這些發票販子買進發票因為手續費便宜。現在專門有人不斷成立公司,申請購買發票然后到處推銷發票,公司不繳稅就關門了。從他們那里買到的發票都是真發票。這些發票稅務機關規類為"失控發票”。現在這些失控發票都在稅務機關的網上公布,以"失控發票"虛列成本就屬于偷稅,企業的損失就大了。
(七)電子商務少繳稅
目前我國對電子商務的稅務規定還不是很明確,但在網上銷售貨物也一樣要繳納增值稅。我們講電子商務少繳稅是指印花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在供需經濟活動中實用電話、計算機聯網訂貨、沒有開具書面憑證的,暫不貼花。因此,在網絡已經非常普及的今天,企業完全可以放棄傳統的經商模式,改為通過計算機聯網訂貨的形式,所有訂貨過程都在網上完成,這樣就可以節省印花稅,并且對銷售方、購貨方都同樣適用,所以,就此一項,就可以將網絡租賃的費用賺回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