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種說法,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很愛自己舅舅的剃頭工匠,不過他好窮,每到過年沒錢買禮物給舅舅,于是就用自己的剃頭手藝活代替,并年復一年又一年,后來舅舅去世了,傷心的剃頭工匠每到正月的時候會對死去的舅舅所用到的剃頭發工具而流淚。從此便有了”正月剃個頭死舅舅”的說法。
(2)第二種說法,該習俗起因于清兵入關,清朝為了統一江山統治思想,區別前朝的衣冠制度,在中原地區推行和滿人一樣的發型,這個變革,惹怒了好多漢人,因為清朝以前好多漢人有蓄發的情況,除了平時定期修剪以外,不會隨意的剃發,雖然會定期修剪,但是自己主動剪頭發跟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逼著剪是不同的,百姓受到莫大的屈辱,反對這項變革,反抗最激烈的是當屬江南一代的士子,他們打出了“頭可斷,發不可剃”的口號,不過在清朝政府“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一幕幕殘酷鎮壓下,最終剃發令在民間推出去了,不久人們就用正月剃頭來表達憤怒“思舊”,不過傳著傳著就變成了正月剃頭“死舅”。
(3)第三種說法,據說是古代的理發師Tony老師搞出來的,有個Tony老師想在春節正月時候休息但又怕同行搶客戶,于是就干脆提出這一說法,同行可以集中在某一段時間休息,同行一聽感覺也不是啥壞事,理發師不僅能休息而且還能在年前提個價,讓客人們在年前把頭發剃了,年前大賺一筆,等正月過后又可以再賺一筆,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不管怎么說,正月剃頭跟死舅舅完全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