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含銀量足,要知道古代的銅錢,含銀量一般也就一半左右,而袁大頭含銀量高達80%以上。即便不考慮收藏價值,弄個幾斤袁大頭,也能賣不少錢。
第二,制作精美,袁大頭因為制作精美,在制造出來以后迅速受到市場歡迎,幾乎快成了金銀一樣的硬通貨,看過《地下交通站》的都知道,里面的店老板天天吵著鬧著要袁大頭,因為在民國時期這家伙到哪都好使。
第三,袁大頭上鑄有嘉禾圖案,寓意國泰民安,吉祥如意,所以民間把它當作吉祥寶物。
第四,袁大頭曾經被民國政府大量收回,融掉以后提煉白銀,所以后來市場上變得很是稀缺。物以稀為貴,所以袁大頭在古代制錢收藏界是最受追捧的。
在民國時期,袁大頭總共鑄造了7.5億枚,按照設計和鑄造發行年代,袁大頭主要可以分為四代,第一代是民國三年的,第二代是民國八年的,第三代是民國九年的,第四代是民國十年的。
由于民國三年的版本是初版,又跟跟其他幾年的都不一樣,所以更加得到收藏愛好者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