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郁”之說更是無稽之談。
血郁病,是說婦女氣血郁結,通常是由暴怒、挫閃、勞役過度,饑飽不調等原因引起,我們來看看清代宮女處境。似乎沒有機會產生“暴怒”的情緒,勞役過度?比起鄉間農人的勞動量如何?饑飽不調?就在宮中的待遇來說,這些滿族女子飲食往往比在民間好得多。
至于說可能會值夜班,影響生物鐘倒是真的,但現代人熬夜、值夜班的也不少,倒有幾個罹患不孕不育?就拿“血郁”這個疑似病癥來說,為什么達官貴人家里也有與宮女性質類似的下人,往往干活更多飲食更差,也沒聽說有幾個不孕不育。
再者說來,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這“血郁”病癥都不該是一種傳染病,怎么就會流行于宮中呢?
清代宮女十五六歲入宮,按清例,十年后,也就是二十五六歲就可以出宮嫁人,跟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年紀差不多,咱們說,確實很難得到正常的“滋潤”,會產生一些心理方面的負面影響,但對身體的影響能到不育的境地一說,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