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快生了公魚老追是為什么
孔雀魚快生了公魚老追是為什么
公孔雀追母孔雀,是為了幫助它順產。

養孔雀魚基本的常識其中之一,母孔雀快生產的時候,一定要撈出單獨飼養,生產完之后立刻將母子分離,否則母孔雀會把小魚當作盤中之餐。
關于孔雀魚的飼養,影響幼魚健康成長的因素,按兄弟所掌握的經驗和理解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溫度,餌料,密度,水質和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一,溫度孔雀魚的適溫在22到26度之間,成魚一般控制在22到24度,幼魚則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
二,餌料對于餌料來說,主要是指餌料的種類,喂食的量和每天喂食的次數,以及隨著魚齡的增長不斷增加餌料的品種和喂量的調整。
首先是先使其適應環境,從第2天開始,最好是以活豐年蝦幼蟲開口,其營養豐富并易于吸收,又有促進排便的功效。
這個時期使子魚盡量多吃,吃飽,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時缸中還可保留少許活餌的程度。
如果不孵化豐年蝦的話,我們也可以用冷凍的豐年蝦幼蟲,脫殼豐年蝦卵(這兩樣一般在魚市都有出售的),水蚤或專業幼魚人工開口餌料來喂養,這些餌料比活蝦略差,差距主要體現在適口性和營養含量上。
比如適口性,魚都有追逐捕捉食物的本能,因此活餌可以極大的刺激起魚的食欲,促進魚去運動捕捉,運動的同時又促使魚加強了新陳代謝。
而在營養上人工餌料與天然活餌更是無法比擬的,而且人工餌料還存在難以消化的弊端。
所以在飼喂人工餌料時要十分注意水質,絕對不能留殘餌,或者喂完就要換水。
三,密度與水質,氧氣含量和水流大小
1,密度對于子魚放養的密度,我的缸是40*25*30厘米的,我放養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
密度過大,水質不宜控制容易發病,千萬注意!密度過小,缸大魚少,子魚不用搶食會導致興奮度和運動缺乏,從而到影響生長速度的,需要注意。
2,水質和水位水質的調節主要是在什么情況下換水,日常換水的次數和換水的量上如何掌握。
換水可以有效的刺激魚的新陳代謝加快,食物,氧氣和溫度再跟上的話,自然而然生長的速度就快了。
因此換水次數對子魚的生長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的,是要充分掌握好的。
在換水時,抽水時一定要注意不要離魚太近,避免吸到魚造成損傷;加水時,一定不要拿著管子或大桶之類的盛水容器直接望缸中加水,極力避免加水的水流對魚沖擊過大!否則魚體極易因突然受到刺激而引發魚病的!正確的加水方法是水流控制要小,緊貼在魚缸內壁上,緩緩將水加入。
冬季加水,水溫比原水高1到2度,夏季加水的水溫要低1到2度。
水位的高低,就是指水壓的強度。
對于1個月內的仔魚來說,水位過高對它們的發育是很不利的,因此我把水位控制在15到18厘米的高度,從實際養育過程中看,是很理想的。
怎么看孔雀魚快生了
孔雀魚是否即將生產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判斷:
1、從腹部狀態判斷。快要生產的孔雀魚腹部明顯腫脹,能夠清楚地判斷出是否生產。

2、從胎斑顏色判斷。若是孔雀魚即將生產,胎斑會逐漸變深,還會呈現增大的趨勢。通過以上兩個方面可以有效判斷孔雀魚是否生產。
當孔雀魚快要生產時,主人可以使用隔離盒分離小魚。
孔雀魚怎么看快生了
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孔雀魚是否生產:
1、從交配時間判斷。一般情況下,孔雀魚妊娠周期為一個月的時間,若是交配后一個月左右,此時即將生產。
2、從生殖口顏色進行判斷。若是即將生產,生殖口會出現半透明色,并且會明顯向外突出。
主人要及時觀察孔雀魚的狀態,從而根據以上癥狀判斷是否即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