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主要以以下方式進行列報:資產:按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分別列報。其中,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存貨等;非流動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等。負債:按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分別列報。其中,流動負債包括應付賬款、短期借款、應付職工薪酬等;非流動...
回答于 2023-04-25 18:38
政府審計和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執行標準是有所不同的。政府審計主要采用《政府審計準則》(GB/T 11703-2015)和《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金融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等相關規定作為執行標準。這些標準主要針對審計對象、審計程序、審計人員的資格、審計方法、審計成果及審計報告等各個環節的規范。注冊會計師審計主要采用《注冊...
回答于 2023-04-25 18:38
政府審計和注冊會計師審計在經費或收入來源上有很大的不同。政府審計的經費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而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經費主要來源于企業自主投入。這種差異說明了政府審計和注冊會計師審計在定位、目標和責任方面的不同。政府審計作為一種公共監察活動,旨在保障國家財務公開透明,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政府審計主要由官...
回答于 2023-04-25 18:38
為了保證財務報表審計的全面性和客觀性,需要采取以下幾個措施:遵循相關的財務、會計和審計準則和規定,確保審計程序和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加強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董事會的溝通和合作,取得必要的文件、資料和信息;嚴格執行審計程序和測試,充分獲取審計證據,確保審計結果的可信性;注重審計工作的機密性和安全性,...
回答于 2023-04-25 18:38
審計報告是由專業會計師根據自己的審計工作,對企業財務報表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進行審核和評價后所形成的書面陳述。審計報告通常包含四個部分:審計基礎、審計目的、審計方法、審計結論。其中,審計結論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審計人員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審核和評價,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進行了確認...
回答于 2023-04-25 18:37
內部控制制度缺陷一般被認為是重大的,如果存在任何一個重大的內部控制制度缺陷,那么審計人員就不能依賴于這個缺陷來執行其他審計程序。而要確定內部控制制度缺陷是否重大,需要考慮以下因素:1. 內部控制缺陷對報告用戶的影響,是否導致了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的錯誤認知;2. 內部控制缺陷的影響范圍,是否影響了整...
回答于 2023-04-25 18:37
注冊會計師判斷管理層在財務報表中確認的各類交易是否恰當需要通過審閱和檢查相關的會計記錄和支持材料,并確保這些會計記錄和支持材料與財務報表所確認的各類交易相符合。下面是具體步驟:1. 掌握企業情況:首先,注冊會計師需要掌握審計對象的經營狀況、行業特點、競爭環境、市場地位等情況。2. 評估風險:基于對審計對...
回答于 2023-04-25 18:37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在編制財務報表時,根據資產的實際價值和預期回報來計算并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是企業遵循完整性認定原則的體現之一,也是確保財務報表真實可靠的重要步驟。資產減值損失通常表現在以下幾種情況下:資產持續虧損或業務受阻,導致資產價值下降;資產使用效益明顯低于預期;資產市場價格波動...
回答于 2023-04-25 18:37
審計報告和財務報表對企業和相關方的作用如下:1. 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審計報告和財務報表能夠直觀地展示企業的財務狀況,讓外界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從而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評估。2. 為投資和融資決策提供依據。企業和相關方需要通過審計報告和財務報表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作出相應的決策,如投資...
回答于 2023-04-25 18:37
預期使用者和管理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預期使用者是指那些可能依賴于審計報告來做出決策的實體或組織,包括股東、債權人、投資者、政府機構、利益相關者等。而管理層則是企業的高管人員,負責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雖然管理層可能也是預期使用者之一,但他們并不是審計報告的直接受眾。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層和預期使用...
回答于 2023-04-25 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