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的勾稽關系是指各報表之間通過數據邏輯和會計等式相互印證、核對的關系,確保財務信息的一致性和準確性。以下是主要勾稽關系的系統總結: 1. 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的勾稽關系 凈利潤與未分配利潤 利潤表中的凈利潤通過以下方式影響資產負債表: 未分配利潤(期末)=未分配利潤(期初)+凈利潤?股利分配等利潤分...
回答于 2025-06-16 16:55
“餓”和“饞”都是與進食相關的感受,但它們的本質和表現有明顯區別: 1. 定義不同 餓(生理需求) 是身體發出的信號,表示能量不足(如血糖降低、胃排空),需要及時補充營養維持正常機能。 例子: 半天沒吃飯,感到頭暈、胃部不適,這時“餓了”。饞(心理欲望) 是對特定食物的強烈渴望,源于情緒、感官刺激或習慣,與身體...
回答于 2025-05-05 10:34
股市中“逆勢做空”(即在市場整體上漲時押注股價下跌)被視為高風險行為,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趨勢的慣性難以對抗 市場情緒驅動:當股市處于上升趨勢時(如牛市),樂觀情緒、資金涌入、政策支持等因素會形成合力,推動股價持續上行。逆勢做空相當于與市場大眾情緒對抗,勝率極低。流動性壓力:上漲趨勢中,...
回答于 2025-05-05 10:33
關于股票交易中"早盤賣,尾盤賣"的說法以及資金管理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深入理解: 一、時間窗口的交易邏輯 早盤交易特點(9:30-10:30) 集合競價后的價格波動往往反映隔夜消息釋放主力資金常利用高開/低開制造情緒波動普通投資者情緒化交易集中,容易出現非理性波動 專業建議:此時適合執行前日制定的交易...
回答于 2025-05-05 10:33
股票分析中的黃金分割點主要基于斐波那契數列的比例(0.382、0.5、0.618等),常用于識別價格可能的支撐位和阻力位。以下是具體分析方法: 一、黃金分割的核心原理 數學基礎:斐波那契數列的相鄰比例趨近于0.618(黃金分割率),其衍生比例(0.236、0.382、0.5、0.618、0.786)被用于技術分析。市場心理:這些比例反映投...
回答于 2025-05-05 10:32
“知行合一”是中國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的核心哲學理念,屬于心學體系的重要概念。它的核心含義是:真正的“知”與“行”不可分割,認知與實踐是一體的。以下是具體解析: 1. 傳統儒家的“知”與“行” 在傳統儒家思想中,“知”與“行”常被看作兩個分開的階段,主張“先知后行”(先學習道理,再付諸行動)。但王陽明認為這種割裂會導...
回答于 2025-05-05 10:31
當股票漲停且成交量比大于1.5時,通常反映了市場參與者的復雜行為和情緒。以下是詳細分析: 1.?基本概念 漲停:股價達到單日最大漲幅限制(如A股的10%),買方需求遠大于賣方,但成交量可能因賣單稀缺而受限。成交量比:當日成交量與過去一段時間的平均成交量之比(如過去5日)。比值>1.5表明當日成交活躍度顯著高于近...
回答于 2025-05-05 10:29
當股票漲停且成交量比(如當日成交量與過去一段時間的平均成交量之比)小于1時,這通常反映了以下幾種市場信號和潛在含義,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分析: 1. 縮量漲停的典型意義 市場惜售情緒濃厚 漲停時成交量低,說明多數持股者(尤其是主力或長期資金)不愿賣出,認為股價仍有上漲空間。賣方力量薄弱,買方只需少量資金就能...
回答于 2025-05-05 10:28
股票成交量比小于0.5時,通常說明市場交易活躍度明顯下降。具體含義需要根據“成交量比”的定義和適用場景來判斷,以下是兩種常見情況的解釋: 1. 成交量比率(VR)小于0.5 如果“成交量比”指的是成交量比率(Volume Ratio, VR),即某段時間內上漲成交量與下跌成交量的比值,那么: VR < 0.5:表明下跌日的成交量遠高于...
回答于 2025-05-05 10:28
β系數較高的股票品種反映了該股票相對于市場的波動性和風險特征,以下是詳細說明: 1.?市場敏感度高 定義:β系數衡量個股相對于市場整體(如滬深300、標普500)的波動性。β>1表示股票波動幅度大于市場。市場聯動:當市場上漲時,高β股票通常漲幅更大;市場下跌時,跌幅也更顯著。例如,若β=1.5,市場漲10%,股票可能漲...
回答于 2025-05-05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