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要注意哪些事項
養貓要注意哪些事項
養貓咪首先要做到科學喂食,建議喂食貓糧、貓罐頭等常見的寵物食品。不要喂食人吃的食物,特別是碳水化合物或者鹽分含量較高的食物,以免加重貓咪消化道或者腎臟的負擔,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貓咪繼發某些疾病。同時還需要采取少食多餐的喂食原則,定期清理貓咪的食盆、水碗、貓砂盆等工具。幼年時期的貓咪身體的抵抗力普遍比較低下,這個時期的貓咪建議做好保暖措施,同時還需要做好環境消毒,特別是經常外出的寵物主人也要做好手部以及鞋底等部位的消毒。最后需要做好免疫接種、驅蟲等預防保健工作,這一點也是保證貓咪健康成長的重中之重。

貓咪驅蟲要注意哪些?
貓咪驅蟲的注意事項:
1、驅蟲前選擇合適的驅蟲藥,藥量太小時,可能達不到驅蟲效果;藥量多大時貓咪有可能中毒;貓咪如果存在精神沉郁,狀態不佳,甚至嘔吐拉稀的情況,等貓咪恢復后再驅蟲。

2、驅蟲后觀察貓咪的精神狀態,以免出現過敏的情況;體內驅蟲則觀察大便,如果有蟲體拉出,過以后可以再做一次驅蟲。
養第二只貓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養
第二只貓咪決定之前,你是否考慮到家里原來貓咪的安危問題呢?如果新貓帶來了傳染病,反而讓原來的愛貓遭受威脅,你不會愧疚嗎,不會懊悔嗎?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新貓的飼養問題吧!
一切以保護原來的愛貓為主
這是當然且天經地義的事,我們不可能帶一只有傳染病的貓回家來危害原來的愛貓,但偏偏很多人又會犯這樣的錯誤,總認為自己眼前所看到的貓是健康的、無害的,而這就是無知造成的后果。事實上,就算是專業貓科醫師,光以肉眼判斷,都無法保證貓咪是否具有傳染??;很多傳染病必須仰賴檢驗試劑的檢查,如貓瘟、貓白血病、貓艾滋病、梨形蟲、貓心絲蟲、貓冠狀病毒等,并且要經過長時間的隔離觀察。
帶新貓回家之前,都應先到獸醫院進行完整詳細的健康檢查,并確認家中有足夠的空間進行隔離。一旦新貓驗出具有非嚴重致死性的傳染病,如霉菌、耳疥蟲、疥癬、跳蚤、梨形蟲、球蟲、線蟲、貓上呼吸道感染等問題時,應立即進行治療,并與原來的貓咪完全隔離至少一個月以上,更要讓原來的貓咪進行完整的預防接種。
如果很不幸地,新貓檢驗發現已感染具有致死性的傳染病,特別是貓白血病及貓艾滋病時,就真的要慎重考慮飼養的可能,必須做到終其一生與原來的貓咪完全隔離。千萬別以為原來的貓咪有完整的預防接種就足以抵御而不被感染,因為預防針的效力并非100%,且長期接觸大量慢性病原體的狀況下,就算有金剛不壞之身,也難逃感染的命運。
如果檢查結果一切都沒問題,也不代表新貓就可以立即混入原來的貓群中,因為所有的疾病都有潛伏期,不一定能當下發現或檢驗出來,例如傳染性腹膜炎,就無法在發病之前確診。所以新貓在混入原貓群前,還是必須隔離至少一個月以上,且固定每周進行基本的健康檢查,而這也是一般人最難做到的。
有太多人因為一時沖動帶新貓回家,或者因為貓咪不喜歡被隔離、不斷喵喵叫,而提早將它與家中原有貓咪放在一起……為了一時的不忍,后續造成一大堆問題,讓貓咪受苦,人也跟著心疼,不是得不償失嗎?
何謂隔離
隔離是醫學上的專有名詞,一般人很少有正確的觀念,所謂的隔離包括直接及間接兩種:
直接隔離包括完全的接觸阻斷,新貓不能與原有的貓有任何直接的接觸,隔著門縫或籠子都不行,必須有獨立的空間、獨立的空調,而且進行隔離的空間應在較偏遠不易接近的地方。
間接隔離包括所有可能接觸到新貓的人和事物,例如新貓不能與原來的貓共享砂盆、水盆、食盆、毛巾、提籠、梳子等,而抱過新貓之后,應立即洗手且更換衣物,越高的要求標準,越能確保隔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