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魚爛尾病治療方法
錦鯉魚爛尾病治療方法
錦鯉魚爛尾病治療的方法為可以給錦鯉魚選擇1%的孔雀石綠水溶液,涂膜在爛尾病的這個位置就可以了。



錦鯉魚爛尾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西晉感染導致,主要是由病原體柱狀黏球菌和霉菌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感染是由兩種途徑進行,一是因為養殖密度過大,過濾功能不理想,魚的代謝積累,引發病菌的爆生,使魚體感染。二是因為有新魚入駐或是換水時,水質差異或緊張照成魚體不適,使表面粘膜分泌異常,魚鰭邊緣因為薄弱而被感染。
錦鯉魚爛尾病癥狀:
尾鰭鱗片脫落、發炎、肌肉壞死、腐爛,尾鰭基部充血,鰭條三開成掃帚形狀,嚴重時整個尾鰭爛掉。病魚的鱗片正常,個別鱗片會脫落。
錦鯉魚爛尾的治療方法:其實錦鯉魚爛尾病和錦鯉皮膚發炎充血病大致相同。
1、可以選用1%的孔雀石綠水溶液涂抹在尾鰭破裂的地方,每天一次,連續3——5天,并結合皮膚發炎充血病的方法防治。
2、如果尾鰭爛掉一部分,殘缺不全,應該用剪刀剪去,使尾鰭平整,然后再用方法1處理,經過一段時間尾鰭鰭條能夠愈合,再生鰭條與舊鰭條之間會留下一條痕跡,雖然觀賞價值降低了。
3、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進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藥后可緩解病情。
4、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靈3——5片,浸洗病魚30分鐘。
5、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預防感染此病。
錦鯉魚出現了爛尾病,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治療。
錦鯉魚缸水發黃的解決方法
錦鯉魚缸水發黃,可能是因為殘余在水中的餌料導致的。飼養者需要控制喂食量,以錦鯉十分鐘之內吃完為最佳,保證錦鯉營養的同時,避免食物殘渣污染水質。
魚缸水發黃,還可能是因為魚缸中糞便過多導致。飼養者需要及時清理魚缸底部的糞便,避免水發黃的同時,也是避免糞便滋生細菌,對錦鯉的健康造成影響。


還可能是因為水中的景觀物有沉木,沉木會導致水發黃,無論怎么處理都不行。飼養者只能將沉木拿出魚缸,用水多次蒸煮后再放入魚缸。
錦鯉魚養殖方法
一、飼養錦鯉的水體和水質



俗話說:
養魚先養水。
最基本的錦鯉養殖方法莫過于對水質的管理,而適合的水質才可以養出好的錦鯉魚。
1.選擇錦鯉適合的水質
一般自來水是錦鯉養殖中最常用的水體,河水、井水、泉水就很少有人飼養錦鯉魚。
不過無論是哪種水質,都含有一定量的氯氣。
故在使用前進行除氯。
一般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化學除氯法:將適量的硫代硫化鈉投入水中,跟氯氣發生反應生成無害的鈉鹽。
第二種物理除氯法:將水放在陽光下暴曬兩三天,也可以向水中不斷充氣,將氯氣“趕跑”
2.符合水質指標。
養魚的水必須是無色透明、沒有混濁物;在溫度方面最好是22~28℃,要盡量避免水溫突變情況發生,差不得超過2℃,否則會直接危害到錦鯉健康;正常的溶氧量達到5~7mg/L時就比較符合錦鯉養殖條件;錦鯉適合生長在弱堿性水中,故堿度在6~8.5左右均屬于正常;水體中的氨、氮含量不得超過
0.1mg/
L,否則會威脅到錦鯉的健康,氨氮等化學物質對水生生物是有害的,含量過高會直接導致錦鯉死亡。
二、過濾系統
養殖錦鯉的水體不想是自然界水域一樣,具有自凈功能。
所以在飼養錦鯉時,就需要一套完整的過濾系統,讓整個水體循環起來,維持錦鯉的整個生活環境。
一套完善的過濾系統包括:植物過濾、化學過濾、物理過濾、生物過濾。
植物過濾:利用水中植物吸收的方式,將錦鯉魚的排泄物所產生的物質吸收掉。
化學過濾:利用濾材將溶于水的有害物質除去。
一般是使用活性炭等濾材。
物理過濾:將水中不溶于水的物質阻隔在濾材上。
例如魚的排泄物、食物殘渣等。
生物過濾:將食物殘渣、糞便等所產生的含氮物質,進行氧化處理,轉化為亞硝酸鹽。
三、餌料與投喂
在餌料的選擇上,一般分為天然餌料(活餌:紅蟲、蚯蚓、面包蟲等)、人工餌料(育成料、胚芽科和色揚料等)。
投喂時最好遵循“四定原則”:定時、定點、定質、定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四、飼養管理
1.合理的飼養密度:如上圖所示。
盡量不要超過水體負荷,給錦鯉造成環境壓力。
2.對錦鯉日常管理:注意錦鯉喂食、觀察錦鯉活動、調整與檢測水質。
注意錦鯉的飼養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