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飼養寵物龜要注意的三個要點
成功飼養寵物龜要注意的三個要點
對于初次養龜的人來說,如何飼養簡直是一頭霧水,下面短短的介紹將為你理清思路,至于各中細則,可以在養殖的過程中慢慢學習。

一、選購
購買一只健康的烏龜是重要的
第一步,這樣在以后的飼養中會方便許多。購買前最好先看看要買的龜的一些資料圖片或參考他人已養的龜,免得在購買時上當受騙;購買時用手輕輕拉拉龜的四肢,若其有力地縮回或掙扎,則表明是健康龜;接著查看龜的肛門,如有大便污染,則表明消化道可能有問題。此外,還要仔細觀察其是否活潑,步伐是否正常,反應是否靈敏。
二、喂食
烏龜需要大量的鈣質,應喂食含有大量鈣質的食物。可喂食一些營養均衡的烏龜專用飼料,偶爾可喂些去骨的魚肉、蝦米等新鮮的食物。但僅喂魚肉、肉片等會造成營養不良,需要添加水溶式的營養劑,還可搭配喂些菜葉、胡蘿卜等蔬菜,補充維生素的需要。
三、料理
如果不經常照射紫外線,烏龜就無法利用鈣質,幼龜的龜殼容易變得柔軟不堪。因此,可在早晨上班前將其放到室外,晚上下班后再移到室內,讓其適當曬曬太陽,增強體質,但夏季切記暴曬。在疾病方面,仍以預防為主,防止細菌由擦傷的傷口進入體內。治療時可用藥浴,全身施以適當的抗生素,不過有些烏龜會對抗生素過敏,使用抗生素時要特別注意。
寵物龜春季養護要點
春天,經過了冬眠洗禮的寵物龜即將醒來開始進食,為了避免突然的進食傷到寵物龜腸胃,在這一階段我們要注意的事情還有很多。
一、養龜的水

冬眠時為了不打擾龜,我們降低了換水的次數,但是春季來臨時,寵物龜恢復活力,所以要注意換水。
要用晾了2天以上的自來水,最好準備2個塑料水桶晾,就可以滿足換水所需。
換水建議每天部分換,不需要全缸換水,除非水及缸周圍很臟才需要全缸換水。
部分換水時用塑料小管利用虹吸原理將底部臟水吸出,再添加同等容量的新水入缸即可。
這樣換水的龜不會有白眼病或爛甲。
當然如果你想省工也可以每天全缸換水或幾天換一次水,但是不保證龜可以很健康生長。
二、龜的食物
幾個月的冬眠期,龜龜會瘦了一點,在龜龜開始進食之后,先用少量的食物使其慢慢恢復消化功能,之后要飼喂一些營養成分較高的飼料。
水龜一般喂豬肉、牛肉、小蝦,小魚,家禽魚類的肝臟,這些食物要切碎或撕碎,當然也可以喂魚飼料或龜飼料,但建議盡量不要喂飼料。
你只須在做菜時留丁點食物就足夠龜喂食,無須特意購買龜食。
需要注意的是喂蝦、魚要去蝦頭及魚刺,以免蝦刺、魚刺刺穿龜的喉嚨。
冰凍的食物要解凍,待溫度與水溫一致才可以喂龜。
龜每次喂食量一般是他們頭部加頸部大小的份量就足夠了,不過龜是很能吃的,由于在野生環境中他們可能要幾天才找到食物,所以他們天生一次可以吃很多,以備日后沒有食物之需,所以龜的胃口很大,建議你不要遷就,他們吃太飽是對健康無益的,會影響壽命的。
三、龜的環境
龜龜春天可以開始曬太陽。養龜水深一般比龜背稍高的深度即可,無須太深,最好可以提供一塊高出水面的石頭,讓龜爬上去曬背;龜需要陽光,如果完全室內飼養,要經常讓他曬太陽,每天十多分鐘。建議飼養在東南面可以曬到陽光大約1~2小時的地方,并提供遮陽條件。
飼養寵物龜水質管理的要點
飼養寵物龜處理好其生活環境是關鍵問題,對于水龜來說,管理好水質問題是最重要的。在水質方面我們有哪些問題是需要注意的,這就需要結合前人的經驗以及自己的思考來判斷。那么我們就來說說飼養寵物龜水質管理的要點。
1.水色
任何規格的龜,要能讓其正常攝食和生長,要注意前面提到水溫、溶解氧、
pH、氨氮、透明度外,還要注意讓水培養成淡綠色,使龜能隱蔽,減少環境的干擾。
綠色水中是有機質和顆粒有機質的總量大,水較肥。
在濃度為10毫克/升以下屬瘦水,說明水中缺少足夠的動植物營養,對浮游生物繁殖不利。
有機物耗氧量最好控制在10.7~15.3毫克/升的范圍,此時肉眼看上去水較綠。
如超過15.4毫克/升以上,說明水特肥,有機質存在量過高時,可對池水施用石灰或增氧,降低有機質。
反之,可對池水施肥。
2.換水
換水次數和換水量的多少,可視水質變化與池子大小而靈活掌握,如池子不大,可以將池內水排盡,然后注入新水;如池子大,一般換1/2~l/3亦可。原則上將過分臟的水換出即可,也就是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0~30厘米、pH值在6.5~7.8間、氨氮含量控制在4毫克/升以下。技入新水溫度,應與原有池水之溫度差不可相差4℃以上,冬季不相差3℃。這樣不會對龜有強的應激反應。
3.施肥
如池面積大,水質清瘦,可適當施些有機肥或化肥。一般每畝面積施有機肥50~100千克,或施10~20千克化肥。如池水pH降到6.5以下時,可潑施1次生石灰,每畝面積用生石灰10~20千克。池子越小,就養龜種越多,所排泄物也多,池底有機質濃度高,PH也極易降低,管理中更應注意少施肥或不施肥。
4.水深
隨著節氣溫度變化和龜種品種及規格不同,池水深淺應靈活掌握。一般品種的幼龜池水可以5~20厘米間,而鷹嘴龜、七彩龜、鱷龜可掌握在20~50厘米間。養成龜可相應加深20厘米左右。而黃緣閉殼龜、黑閉殼龜成龜也只需要5~10厘米深水即可,地龜、凹甲、陸龜、緬甸陸龜等可以旱養,終生不需用水。但近年引進我國的美洲大鱷魚龜,池水深達3米才行。夏季和冬季可加深水位,有利降溫和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