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shù)慕榻B和特點
ID:2436582025-05-14關注人數(shù):3192
烏龜?shù)慕榻B和特點
烏龜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爬行類動物,屬于兩棲生物,靠肺部呼吸,如果沒有及時浮出水面可能會淹死。它屬于雜食動物,肉類和蔬菜均可食用。氣溫低于10℃時會冬眠,持續(xù)3~4個月,遇到危險時會將四肢縮進殼內(nèi)。

關于黑頸烏龜?shù)慕榻B
黑頸烏龜是龜科、烏龜屬爬行動物。黑頸烏龜體型較大,成體長12-25厘米,寬11-19厘米左右。頭大小中等,頭背部前端光滑,后半部有多角細鱗;頭頂部前端平滑,后部有多角形的細鱗片;吻突出于喙緣。背部較平,有明顯的脊棱;盾頸1枚,呈鐘形;椎盾5枚。肋盾4枚。緣盾12對。腹甲平坦,幾乎與背甲等長,前緣較平,后緣凹缺。甲橋明顯,具腋盾和胯盾。四肢扁圓,指、趾問全蹼;尾中等長。體備灰黑色,腹棕黃色,緣盾腹面及甲橋部位黑褐色。雌龜
名:

Red-neckedpondtrtle拉丁學名:Chinemysnigricans地理分布:僅見于我國廣東、海南、廣西。
繁殖方式:卵生。
習性:生活于亞熱帶丘陵、山區(qū)森林的流溪中
體形特征:體型較大,背甲通常長123~
257mm,寬110~192mm。頭較大,吻略突出于上喙,向內(nèi)下側斜切。下顎左右齒骨聯(lián)合交角大于或等于90°。背甲長橢圓形且平扁,具一明顯的縱行脊棱,無側棱。背甲一般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些個體每一盾片的中央部色較淺淡。腹甲棕黃色,綴有不規(guī)則的棕褐色斑紋。甲橋部棕褐、黑褐或棕灰色,與腹甲顏色明顯不同。
烏龜腐皮癥狀介紹
烏龜腐皮的癥狀,表現(xiàn)為局部皮膚出現(xiàn)灰白色的斑塊、皮膚潰爛、組織壞死等。建議及時將龜缸中的水更換并消毒。如果烏龜腐皮比較嚴重,可以采用消炎殺菌的藥物給烏龜進行藥浴。由于氣溫變化,水質不穩(wěn)定等,都是引發(fā)腐皮病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