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8條小知識讓你了解你的狗狗
這18條小知識讓你了解你的狗狗!
1.狗是肉食性動物,在喂養時,需要在飼料中配制較多的動物蛋白和脂肪,輔以素食成分,以保證狗的正常發育和健康的體魄。

2.狗的消化道比食草動物要短,狗胃鹽酸含量在家畜中居于首位,加之腸壁厚吸收能力強,所以容易和適宜消化肉食食品。
3.狗屬科,在進食時不大咀嚼,可謂“狼吞虎咽”。如果要喂粗纖維的蔬菜最好把蔬菜切碎或煮熟。
4.狗的排便中樞不夠發達,不能在行進中排便,所以我們要給它一定的排便時間。
5.狗喜歡啃咬。這也是原生態時撕咬獵物所留下的習慣。我們在喂養時要經常給它一些狗骨頭(狗咬膠,不能喂它禽類骨頭,豬牛的也最好別喂,否則有可能噎著),以利于磨牙用。
6.狗有獨特的自我防御能力,吃進有毒食物后,能引起嘔吐反應而把有毒食物吐出來。
7.炎熱的夏季,狗大張著嘴巴,垂著很長的舌頭,靠唾液中水分蒸發來散熱。
8.狗在群居時,也有“等級制度”和主從關系。建立這樣一種秩序便可以保持群體的穩定,減少因為食物、生存空間的爭奪而引起惡斗。
9.狗在臥下的時候,總是在周圍轉一轉,看看周圍有沒有什么危險,確定無危險后,才會安心睡覺。
10.狗的頸部、背部喜歡被人愛撫。盡量不要摸頭頂,因為這樣會讓它感覺到壓抑和眩暈。此外,屁股和尾巴摸不得。“狗改不了吃屎”,這是狗的最大惡習,必須糾正。
11.狗對陌生人的行為準則是根據自己視線的高度來判斷對手的強弱。陌生人一靠近,從上面下來的壓迫感會使它不安,若采用低姿勢,它便會接受你。如果比它眼睛看到的高度更低時,會使它更安心。狗的弱點在右邊,它會為保護右邊而行動。當它在被追得走投無路時,會讓自己的右側靠墻,把左側面對敵人。這種習性是狗與生俱來的本能。狗讓人家看它的肚子是向對方表示順從和投降。
12.狗的社會中也有一定規則,它們決不攻擊倒下露出肚子的對手。狗將肚子朝天躺著睡時表示它很放心或很信任,才會讓人看到或是讓人摸它的肚子。順便說一下,能違反同類間約定俗成的殘酷的動物,只有人類和鳥類。狗喜歡人甚于喜歡同類,這不僅是由于人能照顧它,給它吃住。更主要原因是狗跟人為伴,建立了感情。狗對自己的主人有強烈的保護心。
13.狗具有領地習性,就是自己占有一定范圍,并加以保護,不讓其他動物侵入。它們利用肛門腺分泌物使糞便具有特殊氣味,趾間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用后肢在地上抓畫,作為領地記號。狗的嫉妒心非常強,當你把注意力放在新來的狗身上,忽略了對它的照顧時,它就會憤怒,不遵守已養成的生活習慣,變得暴躁和具有破壞性。狗也有虛榮心,喜歡人們稱贊表揚它。當它辦一件好事,或做一些小技巧活動,你拍手贊美它,撫摸它,它就會像吃了一頓豐盛美餐那樣心滿意足。狗也有害羞心,如它做錯了事或毛被剪得太短,它就會躲在什么地方,等肚子餓了才出來。
14.在記憶力方面,狗對于曾經和它有過親密相處的人,似乎永不會忘記他的聲音,同時自己住過的地方也能記得。但也有人認為狗是靠它的感官靈敏性,來識別熟人的聲音和認識地方的。狗喜歡嗅聞任何東西。嗅聞領地記號,新的食物、毒物、糞便、尿液等等。狗在外出漫游時,我們常常看到它不斷地小便或蹲下大便,把它的糞便布撒路途。而它就是依靠這些“臭跡標志”行走的。狗喜歡追捕生物。如追捕和殺死小動物。追逐兔、貓、羊等,甚至追咬人類,人利用狗的這種特性,讓它驅趕羊群、牛群和保護人類自己。
15.狗生病時,會本能地避開人類或者其他狗,躲在陰暗處去康復或死亡,這是一種“返祖現象”。狗的祖先都是群居生活,狗群中若有生病或受傷的,別的狗會殺死它,以免受到連累或掉隊后受罪。這點要引起狗主人或飼養員注意,應及時請獸醫診治。狗最不喜歡酒精。在獸醫院里給狗打針時,在未擦酒精前,表現乖乖的。一旦擦酒精后,狗嗅到了味,毛發馬上直立并咆哮不安。狗怕火,因此凡是冒煙的東西,它都不喜歡,如劃火柴、吸煙等。
16.狗尾巴動作也是它的一種“語言”。雖然不同類型的狗,其尾巴的形狀和大小各異,但是其尾巴的動作卻表達了大致相似的意思。一般在興奮或見到主人高興時,就會搖頭擺尾,尾巴不僅左右搖擺,還會不斷旋動;尾巴翹起,表示喜悅;尾巴下垂,意味危險;尾巴不動,顯示不安:
尾巴夾起,說明害怕;迅速水平地搖動尾巴,象征著友好。狗尾巴的動作還與主人的音調有關。如果主人用親切的聲音對它說,它也會搖擺尾巴表示高興;反之,如果主人用嚴厲的聲音說,它仍然會夾起尾巴表現不愉快。這就是說,對于狗來說,人們說話的聲音僅是聲源,是音響信號,而不是語言。人類的微笑和狗搖尾巴是類似的溝通形式,但直到我讀了
(KUILO)的《狗的智慧》
(TheIntelligenceofDogs),才知道狗只對有生命的物體搖尾巴。博士說,獨自臥在那里的狗,雖然面前有它喜歡的非生物,也不會搖尾巴。狗可能愛吃某種食物,但它不會對著食物搖尾巴,除非另有生物在場。喬琪
(JeanCraigheadGeorge)在《怎么和你的動物說話》
(HowtoTalktoYorAnimals)一書中也有相同的見解:“狗只對生物搖尾巴,搖尾的作用相當于人類的微笑,只對人、狗、貓、松鼠、甚至老鼠和蝴蝶而生,但不會針對非生物。狗不會對著晚餐或床、車、棍子、甚至肉骨頭搖尾。”不過這種說法還有一些爭議。對犬科動物頗有研究的學者畢克夫告訴我說,這點其實是錯的:他曾由另一個房間望見狗對著晚餐搖尾巴,是不是因為狗發現有人在觀察自己呢?不太可能。我在柏克萊的獸醫朋友費德曼也同意畢克夫的看法。不論如何,狗的尾巴能夠傳遞非常多的訊息,就算狗對生物或非生物都一視同仁地搖尾巴,依然不能改變狗喜歡親密接觸的事實,而那也是它們見到我們時搖尾的主要原因,沒有人會誤解它們的意思。只要看看狗搖著尾巴走向生人的情況就可以知道:就算不是大部分,至少也有許多人立刻就會開始和狗展開熱情洋溢甚至叫人難為情的對話:“你這個小可愛、小甜心、漂亮的小家伙,看看你多聰明,多棒!來,親一個。”而這只狗盛情難卻,果然遵命。如果長時間觀察狗,你就會發現:狗有時會吃草。那么,狗為什么有時吃草?狗的腸胃結構與人的不同,是狗吃草的重要原因。狗的胃很大,約占腹腔的2/
3,而腸子卻很短,約占腹腔的1/
3,所以狗基本上是用胃來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容易消化肉類食物,不容易消化像樹葉、草等有“筋”的東西。狗有時吃草,但吃得很少,偶爾也吐掉,狗吃草不像牛和馬那樣是為了充饑,而是為了清胃。堅決不可給狗吃的食物:洋蔥、韭菜。還有些對嗅覺有高刺激性的食物或用品不要讓狗聞,對狗的嗅覺有很大傷害。
17.狗的性格和生長環境特別是人的訓導有很大關系。如果從小就經常和陌生人接觸,經常到陌生的地方去,狗對陌生人就會很友好,性格也會很活潑;相反如果從小就被主人拴在家里,極少接觸陌生人,或者有多次被陌生人侵犯的經歷,狗對陌生人就會十分警惕并且非常敵視,脾氣暴躁。
18.狗喜歡和人或其它動物一起生活,不喜獨處。自家的貓,雞等其它動物經過一段時間都可以和狗和睦相處并得到狗的保護。狗特別害怕孤獨,所以盡量不要讓自己的愛犬長時間獨處。當狗被關在家里一整天,見到回家的主人后,可以想象它有多么興奮。
狗狗的肢體語言你了解嗎
搖尾巴也是狗表露感情的重要方式:
呼嚕呼嚕地很快轉動,用來表示它極度的高興,左右緩緩擺動是它親熱的表現,尾巴舉得高高則說明它正在發怒。

兩只狗互相打斗時也會把尾巴舉起來小幅擺動,但如果咬輸了,它就會把尾巴夾在兩腿之間,贏了的狗則會把尾巴高高豎起。
狗在靠近你時,如果同時還搖尾巴,那就表示它對你親熱,但如果同時伴隨有著你沉的嗚咽聲,那就要警惕了,這往往是它將要發起攻擊的前兆。
呲牙也是狗發動攻擊前的動作,如果同時豎起身上的毛、皺著鼻子,上唇伴有輕微的顫動的話,那說明它要咬人了。
肚子朝天,露出腹部,這表示它們對你絕結服從,如果目的不是咬人而從遠處飛奔過來,這也是一種特別親熱的表示。有時也會張口輕輕咬你,但是不必害怕,此時它是絕不會傷害你的。
你了解狗狗的思維嗎
狗與人類經過了一萬多年的相處,可說已完全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也正是因為我們與狗的關系是如此的親密,使得大家常犯了一個錯誤的觀念。
我們經常以人類的想法來解釋狗的行為動機,忽略了狗具有獨特.異于人類的思考模式;也因為這種錯誤的觀念,使得我們對狗的溝通.管教及訓練上,產生了很多的問題,那你知道你家的狗在想些什么嗎?它對你又有些什么樣的感覺呢?我們唯有瞭解狗兒的思考模式,才能進入它們的內心世界,并進一步與它們建立正確的關系。
狗不會對它們的生活作任何比較或評斷,更不會在意主人的身份.地位.職業以及財富的多寡,我們把它打扮得花枝招展,喂它們吃最好最貴的食物,所滿足的,只不過是主人內心的需求罷了;而且受到過度溺愛的狗,往往會混淆與主人的關系,進而挑戰主人的領袖地位,產生種種的問題行為狗以直覺與經驗作為行動的依據,是活在自然的世界里;而人則是以道德及價值來判斷,活在感情的世界中;所以當我們在糾正狗的錯誤行為時,是無法以人類的道德規范來說服它們,更無法和它們談條件,而是必須立即以明確.直接的手段來制止,只有這樣,才能讓它們清楚的明白錯誤之所在,改正錯誤的行為。
狗是活在當下的動物,對于人類前因后果的思考邏輯,是無法瞭解,所以我們必須當它正在犯錯時立即加以處罰,才有辦法讓它將處罰與錯誤行為聯想在一起,對于它在一分鐘或一小時前所犯的錯誤加以處罰,恐怕同樣都只是白費力氣了;并且要有一致性的態度,才能使它符合我們的期望,[有時可以,有時不可以;小時后可以,長大后不可以],的管教方法,都會讓狗覺得莫名其妙,無所適從,所以對狗管教的態度,一定要從小養成,貫徹執行,不能有絲毫的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