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外科病外耳炎的病因診斷與防治
狗的外科病外耳炎的病因診斷與防治
外耳炎是外耳道的炎癥。臨床上以耳部奇癢、搖頭不安、后肢不時搔抓耳部、耳道散有明顯的臭味為特征。

[病因]
多種因素可以造成外耳炎。因耳道中經常存有污垢,是細菌生長繁殖的良好場所。特別是大耳下垂的犬更易發。感染外耳的細菌很多,如:
變形桿菌、假單胞菌屬、葡萄球菌、鏈球菌、梭狀芽胞桿菌、大腸桿菌等。
霉菌性外耳炎,如曲霉屬、青霉屬和根霉屬的霉菌,糠疹癬菌及念珠菌均可引起外耳炎。
寄生蟲性外耳炎主要是犬耳螨引起。
[癥狀]
患外耳炎的犬表現搖頭不安、有奇癢感,用后肢搔抓耳部,有時可見自身殘傷引起擦傷和出血。耳部檢查,外耳道內有黃褐色分泌物,并散有臭味,耳道上皮變性增厚,耳道外面被毛常被排出的粘性分泌物染成黃色。若治療不及時可向深部發展導致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大多可以確診,但真菌性中耳炎、螨蟲性中耳炎可用實驗室檢查加以鑒別。
[治療]
消炎、止癢、除去病因,清除耳道污物和水分。
(1)對于拒絕治療的病犬應在麻醉情況下進行。細菌性中耳炎可用慶大霉素液蘸入棉花將耳道中的污物徹底洗理干凈。若是螨蟲引起的中耳炎,可用敵百蟲液(100毫升水中放入敵百蟲2克)浸入藥棉洗理耳道。
(2)用滴耳油滴耳,2-3次/日。也可用新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滴耳,2-6滴/次,3-4次/日。
(3)嚴重感染的犬可應用全身抗菌素療法。
狗的產科病乳腺炎的病因診斷與治療
乳腺炎
[病因]

常由于母犬乳頭外傷(仔犬咬破或摩擦、擠壓等機械因素致傷),某些病原菌經外傷侵入乳房而感染發病。
[診斷要點]
乳腺炎常局限于一個或幾個乳腺。患病乳腺紅腫變硬,溫熱疼痛,泌乳減少或停乳。病初乳汁稀薄,后成乳清樣,內含絮狀小塊。感染化膿時,則乳汁呈膿樣,或呈黃色絮狀,或帶血液。乳房上淋巴結腫大,嚴重時,病犬食欲減退,體溫升高,精神不振,常臥地不起。
見有乳房外傷和上述臨床癥狀即可確診。
[治療]
急性乳腺炎應早期治療,首先應排出患病乳腺內的乳汁,白天每隔2~3小時擠1次,夜間每隔6小時擠1次,以減輕乳房的壓力。其次在擠出乳汁后,應以乳導管向乳腺內注入青、鏈霉素,每天1~2次。給藥后,用手捏住乳頭輕輕按摩乳房數次,使藥物擴散。也可用青霉素40萬~80萬單位,溶于0.25%普魯卡因液20~30毫升中,于乳房基部周緣封閉。其三,除局部治療外,還應以其他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作全身治療。
狗的外科病骨折的病因診斷與防治
骨折
[病因]
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暴力都可引起骨折。如摔倒。奔跑、跳躍時扭閃,重物軋壓,肌肉牽引,突然強烈收縮等都可引起骨折。此外,在佝僂病、骨軟癥等患病幼犬,即使外力作用并不大,也常會發生四肢長骨骨折。
[診斷要點]
骨折的特有癥狀是:
變形,骨折兩端移位(如成角移位、縱軸移位、側方移位、旋轉移位等),患肢呈短縮、彎曲、延長等異常姿勢。其次是異常活動,如讓患肢負重或被動運動時,出現屈曲、旋轉等異常活動(但肋骨、椎骨的骨折,異常活動不明顯)。在骨斷端可聽到骨摩擦音,此外,尚可看到出血、腫脹、疼痛和功能障褥等癥狀。
在開放性骨折時常伴有軟組織的重大外傷、出血及骨碎片,此時,病犬全身癥狀明顯,拒食,疼痛不安,有時體溫升高。
根據外傷史和局部癥狀可以確診,必要時進行X射線檢查或照相。
[治療]
(1)緊急救護:應在發病地點進行,以防因移動病犬時骨折斷端移位或發生嚴重并發癥。緊急救護包括:一是止血,在傷口上方用繃帶、布條、繩子等結扎止血,患部涂擦碘酒,創內撤布碘仿磺胺粉.二是對骨折進行臨時包扎、固定后,立即送獸醫診所治療。
(2)整復:取橫臥保定,在局部麻醉下整復。四肢骨折部移位時,可由助手沿肢軸向遠端牽引,使移位的骨折部伸直,以便兩斷端正確復位。此時應注意肢軸是否正常,兩肢是否同長。
(3)固定:對非開放性骨折的患部做一般性清潔處理。開放性骨折則在一般處理后,創面撤布碘仿磺胺粉,再裝著石膏繃帶或小夾板固定。固定時,應填以棉花或棉墊,以防摩擦。固定后盡量減少運動,經3—4周后可適當運動,一般經40~60天后可拆除繃帶和夾板.
(4)全身療法:可內服接骨藥(云南白藥等),加喂動物生長素、鈣片和魚肝油等。對開放性骨折患犬,可應用抗生素及破傷風抗毒素,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