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蛔蟲病怎么治療
狗狗蛔蟲病怎么治療
幼犬每個月檢查1次,成年犬每季檢查1次。

2。發現病犬時應立即進行殺蟲處理:
左旋咪唑可口服,體重10毫克/千克;甲苯咪唑可口服,體重10毫克/千克,每天兩次,連續兩天;噻嗪可口服,體重5-10毫克/千克;哌嗪可口服,體重10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
3、清潔衛生,改變飼育環境:對環境、食槽、食物的清潔衛生要仔細對待,及時清除糞便,并進行發酵處置,杜絕感染源。
蛔蟲病是什么
1、犬蛔蟲(犬弓首蛔蟲)呈淡黃白色,頭端有3片唇,體側有狹長的頸翼膜。
2、犬蛔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合條件下發育為感染性蟲卵。
蛔蟲病患病原因
1、3月齡以內的仔犬吞食了感染性蟲卵后,在腸內孵出幼蟲,幼蟲鉆人腸壁,經淋巴系統到腸系膜淋巴結,然后經血流到達肝臟,再隨血流到達肺臟,幼蟲經肺泡、細支氣管、支氣管,再經喉頭被咽入胃,到小腸進一步發育為成蟲,全部過程4—5周。
2。老狗吞下受感染的卵后,幼蟲隨血流到達身體組織和器官,形成囊腫。幼蟲仍然活躍,但沒有進一步發育。懷囊腫的母狗懷孕后,幼蟲被激活并通過胎盤轉移到胎肝,導致宮內感染。胎兒出生后,幼蟲遷移到肺部,然后進入胃腸道發育成成人。成年犬蛔蟲在小狗出生后23-40天出現。
3、新生仔犬也可經過吸吮初乳而引超感染,感染后幼蟲在小腸中直接發育為成蟲。
4、獅蛔蟲蟲卵在外界適合的條件下,發育為感染性蟲卵。被犬吞食后,幼蟲在小腸內逸出,進而鉆人腸壁內發育后返回腸腔,經3—4周發育為成蟲。
蛔蟲病的臨床癥狀
1、蛔蟲寄生在成年犬體內,其危害其實不十分明顯。但幼犬有大量的蛔蟲寄生,腸壁蒙受刺激而引起各種障礙,病犬出現逐漸消瘦,黏膜蒼白,食欲不振,嘔吐,下痢而后便秘,腹部膨大,營養不良及貧血等病癥。
2、狗狗常喜歡抓食泥土及木塊等異物,偶見有癲癇性痙攣。
3、發育遲緩,感染嚴重時,其嘔吐物和糞便中常排出蛔蟲,即可確診。
狗狗蛔蟲病嚴重的癥狀
本病是由犬蛔蟲和獅蛔蟲寄生于人的小腸和胃內引起的。在我國分布較廣,主要危害1~3月齡的仔犬,影響生長和發育,嚴重感染時可導致死亡。
狗狗蛔蟲病概述

犬蛔蟲(犬弓蛔蟲)為黃白色,頭部有三個嘴唇,身體側面有一個長長的頸翼膜。犬蛔蟲的特征是食道和腸交界處有一個小胃。雄性長50-
110mm,尾部彎曲;雌性長90-
180mm,尾部筆直。獅蛔蟲(弓尾獅)的顏色和形狀與獅蛔蟲相似,但沒有胃;雄性長35-70毫米,雌性長30-100毫米。
犬蛔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條件下發育為感染性蟲卵。3月齡以內的仔犬吞食了感染性蟲卵后,在腸內孵出幼蟲,幼蟲鉆犬腸壁,經淋巴系統到腸系膜淋巴結,然后經血流到達肝臟,再隨血流到達肺臟,幼蟲經肺泡、細支氣管、支氣管,再經喉頭被咽入胃,到小腸迸一步發育為成蟲,全部過程4~5周。年齡犬的犬吞食了感染性蟲卵后,幼蟲隨血流到達身體各組織器官中,形成包囊,幼蟲保持活力,但不進一步發育;體內含有包囊的母犬懷孕后,幼蟲被激活,通過胎盤移行到胎兒肝臟而引起胎內感染。胎兒出生后,幼蟲移行到肺臟,然后再移行到胃腸道發育為成蟲,在仔犬出生后23-40天己出現成熟的犬蛔蟲。新生仔犬也可通過吸吮初乳而引起感染;感染后幼蟲在小腸中直接發育為成蟲。
獅蛔蟲蟲卵在外界適宜的條件下,發育為感染性蟲卵,被犬吞食后,幼蟲在小腸內逸出,進而鉆入腸壁內發育后返回腸腔,經3-4周發育為成蟲。
狗狗蛔蟲病診斷要點
1.臨床癥狀:
粘膜逐漸變薄、蒼白。食欲不振、嘔吐、異嗜熱、消化不良、痢疾和便秘。偶爾會出現癲癇發作。有腹部腫脹和發育遲緩的小狗。蛔蟲感染嚴重時,常從嘔吐物和糞便中排出,可確診。
2.實驗室檢查:可采用飽和鹽水浮集法或直接涂片法,檢查糞便內的蟲卵進行確診。
狗狗蛔蟲病治療方法
(1)定期檢查與驅蟲:幼犬每月檢查1次,成年犬每季檢查1次,發現病犬,立即進行驅蟲。可用左咪唑,每千克體重10毫克內服。或用甲苯咪唑,每千克體重10毫克,每天服兩次,連服兩天。或用噻嘧啶(抗蟲靈)每千克體重5-10毫克,內服。或用驅蛔靈每千克體重100毫克,內服。
(2)搞好清潔衛生:對環境、食槽、食物的清潔衛生要認真搞好,及時清除糞便。
犬蛔蟲病
犬感染蛔蟲可能引起消化道癥狀,如腹瀉、嘔吐,有時可能會同時排出蟲體;長時間的蛔蟲感染,可能引起患犬消瘦;嚴重的蛔蟲感染,可能出現蛔蟲在體內移行,造成腸道穿孔,同時造成周圍臟器的損傷和感染,嚴重的情況也會引起神經癥狀甚至死亡。可使用芬苯達唑、塞拉菌素、伊維菌素等藥物進行治療,需要注意塞拉菌素和伊維菌素不適用于柯利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