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的完整結構由7塊骨骼(第一節胸椎、第一、二肋骨、胸骨、肩胛骨、鎖骨和肱骨)組成,并由8個關節協同運作。
最好的“練肩”動作是push press借力推,當然strict press實力推也十分接近,...
肩關節的完整結構由7塊骨骼(第一節胸椎、第一、二肋骨、胸骨、肩胛骨、鎖骨和肱骨)組成,并由8個關節協同運作。
最好的“練肩”動作是push press借力推,當然strict press實力推也十分接近,如果你喜歡練舉重或是大力士項目,挺舉、原木推舉這些就已經包括了這個動作模式。
至于用各種負載做坐姿的OHP,可以,但別太當回事兒,推舉這個動作模式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力的傳導,著名的那個口訣floor to core核心穩定你直接切掉了,這能更好?
除非是你一丁點運動能力力量表現靈活穩定都不在乎,只想要肌肉更大,但即使是這個前提,也必須要強度夠大啞鈴杠鈴夠重,作為雄激素受體最密集的區域,(在不用外源激素)肩部大小跟訓練強度是一個正相關。
事實上,如果你做力量訓練并不是個逃避強度的弱雞,你在推的訓練中前束的訓練量,在拉的訓練中后束的訓練量都肯定是足夠的,更白話一點就是足夠的臥推和硬拉可以滿足任何人肩部訓練效果,且不需要浪費時間去孤立。
至于中束,那玩意是沒什么實際運動功能的肌肉,做了不增加能力只是更飽滿一點,是外觀only,這才是唯一一個“小重量”的區域,也不是因為小重量更好,而是因為沒什么實際任務(任務就是輔助斜方肌把你胳膊吊起來,出一丁丁力)的肌肉承受不了哪怕是入門的重量,你一聽聽說過所謂的側平舉斜方肌借力,為啥借力?
因為用了根本不可能承受的重量,身體不可能不通過結構代償來完成動作,對著一個根本只能用小小重量的東西談什么“不能盲目大重量”,那不叫動作做錯了,那叫照貓畫虎然后嫌自己畫了一只貓。事實上對于常做力量訓練的,為了成績進步你偶爾做的潘德雷,杠鈴聳肩,抓舉硬拉這些動作,就足以發展中束的。
去看看呂小軍李大銀劉煥華他們,肩部已經漲無可漲,他們會浪費時間做什么側平舉?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