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講故事是每個父母的天職??傆幸惶?,孩子們會拿起父母以前拿過的書,而不是成年人。父母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閱讀已經被認為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素質,許多父母可能不會期望它。
簡建平說,越來越多的外國學者和研究機構認為閱讀是一個人能力的基礎。閱讀質量高的人不僅有很強的求職能力和轉型行業的能力,而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他們更有可能過上幸福和充實的生活,而且患心理抑郁癥的可能性也很小。
從0開始培養閱讀~6歲開始
當然,父母在家庭環境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很難想象,如果父母不喜歡看書,只看電視,孩子怎么會喜歡上書呢?有些家長簡單地認為孩子的閱讀是為了教孩子識字,然后讓他們自己閱讀。事實上,培養閱讀興趣遠沒有那么簡單。因為識字的人不一定喜歡讀書,也不一定能讀書。因此,為了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首先需要對閱讀感興趣。最理想的環境是:家里到處都是書,閱讀是家庭成員的休閑活動之一,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閱讀經驗和經驗,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將不可避免地受到不知不覺的影響。
讀物選擇:既要精又要雜
簡建平認為,父母在為孩子挑選書籍時,首先要選擇高質量的書籍,即中西經典的優秀書籍。此外,還必須考慮多樣性。故事、童話、唐詩、科普,盡量把孩子培養成雜家,而不是在閱讀上挑食。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讀物的厚度應逐漸增加。3歲以下的孩子一本書20頁就夠了。中大班開始看很多連環畫。如果他們長大了,他們可以嘗試長篇故事。
陪讀:仔細閱讀+互動游戲
親子閱讀是早期閱讀啟蒙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如何讓陪讀生動有趣,不讓孩子覺得無聊?專家提出以下建議:
在閱讀之前,讓孩子自己拿書,讓他在他的小書架上挑選一本他想讀的書?;蛘呓o出一些建議,比如今天我們一起讀一本關于兔子的書,然后讓孩子找到一本書。
當父母閱讀或閱讀一半時,他們可以根據故事提出一些開放的問題,比如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可怕的事情,或者如果你是圖畫書中的兔子,你會怎么做。
不要做識字機
父母在親子閱讀時,不要過早強迫孩子學習單詞。學齡前兒童從圖片中理解更多的故事。在他看來,文本只是一個圖形。如果你只是機械地記住,認識更多單詞的孩子只是一臺識字機。你只知道單獨的單詞,但你不理解單詞的真正含義和用法。
簡建平指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F在中國的成年書越來越注重閱讀圖片,這是由于年輕時嚴重缺乏圖片閱讀造成的。因此,對于學齡前兒童,他們應該給予足夠的圖片閱讀,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應該逐漸從圖片過渡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