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嘴龍是一種生活在早白堊世的恐龍,大約生存于1.30億年前至1.10億年前,也就是距今約1.45億年至1.25億年左右。
兔嘴龍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恐龍,身長約6-8米,體重約1-2噸,它們是二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龍,以樹葉、樹枝、樹皮和水草為食。兔嘴龍的頭部比較小,長約60厘米,嘴巴很寬,像兔子的嘴巴一樣,因此得名為兔嘴龍。它們的頸部也比較長,可以幫助它們夠到較高的植物。
兔嘴龍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恐龍,化石在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等地都有發(fā)現(xiàn)。最早的兔嘴龍化石發(fā)現(xiàn)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莫里森組地層,而中國的兔嘴龍化石則發(fā)現(xiàn)于新疆等地。
總的來說,兔嘴龍是一種生活在早白堊世的中等體型恐龍,是植食性恐龍中比較普遍的一種,其化石在全球范圍內都有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