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龍(Triceratops)是一種已經(jīng)滅絕的恐龍,屬于角龍科,生活在約6800萬年前的白堊紀(jì)晚期。它們是最著名和最廣為人知的恐龍之一,因其頭部有三個角和一個大型頸圈而著名。
角龍的頭部是其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它們的頭骨可以長達(dá)2.5米,并且有三個角。兩個角位于頭頂上,一個角位于鼻子上。這些角可能用于攻擊或防御,也可能用于吸引異性。頸圈由骨板組成,可能用于保護(hù)頸部或作為展示性特征。
角龍是四足動物,體型龐大,可能長達(dá)9米,重達(dá)12噸。它們是草食性動物,主要以低矮的植物為食。角龍的化石在北美洲被廣泛發(fā)現(xiàn),是當(dāng)?shù)毓派锶郝涞闹匾M成部分。
角龍的滅絕時間與其他恐龍一樣,是在約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jì)末期,可能是由于巨大的隕石撞擊事件或其他環(huán)境變化導(dǎo)致的。